甘南政法网 >  平安甘南 >  正文

【法润石榴花 幸福千万家】玛曲:以法治之光滋养民族团结进步之花

发布时间:2025-05-21 10:39:32    来源:法治甘肃网

  玛曲,甘肃省唯一的纯牧业县,地处甘、青、川三省交界处,平均海拔3600米。近年来,玛曲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推动“八五”普法规划走深走实,将法治宣传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度融合,以法治护航发展,用团结凝聚力量,在雪域高原上谱写法治建设与民族团结的崭新篇章,进一步巩固了全县各族群众手足相亲、守望相助、和睦共处、和衷共济、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。

  以责任为先 绽放民族团结之花

  夏日时节,从213国道碌曲县境内向南进入玛曲县境内,满眼的翠绿,五颜六色的鲜花铺满大地,成群的牛羊散落山间,一切显得生机蓬勃……

  每年8月,在通往玛曲县格萨尔赛马中心的道路上,红旗招展,人头攒动,车流滚滚,藏、汉、回、蒙、维等少数民族商贩云集,来自各地的各族干部群众身着节日盛装,揣着幸福,带着喜悦,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,参加一场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与体育盛宴——九色甘南香巴拉·玛曲县格萨尔赛马节。

  玛曲县全面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,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到干部教育、党员教育、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全过程,通过多元渠道拓展教育路径,积极引导各族群众树立休戚与共、荣辱与共、生死与共、命运与共的“四个与共”理念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,深化民族团结教育,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

  玛曲县大力推进“九大工程”,实现民族团结工作在机关、企业等九大领域的广泛覆盖。创新举办“百场万人”宣讲活动,深化“沿洮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区”联创共建。此外,积极探索特色举措,提高民族团结工作与多方面中心工作的融合度,激发群众参与热情,打造“民族团结进步+”的“玛曲样板”,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。

  以教育为桨 划动校园法润之舟

  “同学们,你们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?”“在遇到校园欺凌时,我们该如何防范?”……4月28日,玛曲县司法局联合团县委走进县藏族寄宿制初级中学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、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意识等方面进行宣讲,并向学生发放法律读本和预防校园安全事故方面的宣传资料,教育引导师生自觉遵法、学法、守法、用法。

  玛曲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,扎实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,把未成年人保护法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纳入“八五”普法内容进行大力宣传。持续强化组织领导,联合相关单位加大青少年普法宣传力度,深入开展“法律进校园”系列活动,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,依托学校“第一课堂”的基础作用,借力“第二课堂”的辅助作用,采取专题讲座、集中宣传、以案释法等方式,不断将法治理念、法律规范融入法治教育实践,全方位守护校园安全防线,为青少年平安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
  以创新为翼 开启普法多元新局

  “艰苦不怕吃苦,缺氧不缺精神”。在海拔3800米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齐哈玛高原上,有这样一支队伍,她们策马扬鞭,手执党旗,穿梭在齐哈玛的每一片土地上,把法律知识送到广大牧民群众身边。这支队伍就是齐哈玛镇女子普法队。

  她们与牧民面对面、心连心进行政策解读、法律普及、矛盾调解,以自己微小的力量改变着齐哈玛的陈风旧俗,引导广大牧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,遵法守纪,移风易俗,营造良好社会风尚。

  记者采访了解到,玛曲县积极创新,全方位拓宽普法覆盖版图。大力推进特色马背普法,各乡镇(场)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,强化马背及女子普法队建设。搭建网络普法矩阵,整合各类法律信息资源,联动“学习强国”等平台,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网络学法活动;借助新媒体优势,精准推送普法简报,以互联网赋能普法创新。同时,充分挖掘社会潜力,广泛动员引导律师、老党员、老干部等群体踊跃加入普法志愿者队伍,鼓励村两委班子成员、返乡青年等群体主动融入人民调解委员会和“法律明白人”等普法组织,全力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普法氛围。(新甘肃·甘肃法治报记者 鲜晓苏)

责任编辑:杨燕

主办:中共甘南州委政法委员会   承办:甘肃法治报
Copyright © 2015-2022 甘南政法网 All Right Reserved   陇ICP备20000566号-1

甘公网安备 62300102000064号

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