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南政法网 >  法院 >  正文

【法润石榴花 幸福千万家】夏河法院:以实干为笔书写司法为民答卷

发布时间:2025-05-21 11:33:29    来源:法治甘肃网

  民有所呼,法有所应;民有所盼,法有所为。近年来,夏河县人民法院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主线,通过提升审执工作质效、优化司法便民服务等务实举措,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。

微信图片_20250521111237

  5月21日,“法润石榴花 幸福千万家——第三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稳实践主题宣传活动”采访团走进夏河县人民法院采访。新甘肃·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辉 摄

  “双语服务”助审判

  走进夏河县法院,无论在导诉台还是矛盾纠纷调解室,都能听到工作人员用藏语和群众交流的场景。他们耐心地讲解每一个环节,确保群众能够顺利办理各项事务。

  为保障少数民族群众诉讼权益,夏河县法院不断加强“双语”审判人才培养,扎实推进“双语”审判工作,受理双语诉讼案件占案件总数的83%;抓实释法明理、判后答疑等工作,把服判息诉放在重要位置,解“法结”更解“心结”,促进矛盾纠纷“一次性实质解决”,减少上诉、再审、执行等衍生案件发生。

微信图片_20250521112205

  5月21日,夏河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内法官向前开办事的居民耐心服务。新甘肃·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辉 摄

  巧用“金钥匙”解开“矛盾锁”

  “感谢法官,不仅让我拿到了货款,还修复了我们的关系!”前不久,夏河县法院成功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。该案从立案受理到出具调解书仅用7天,被告当庭支付原告部分欠款,不仅快速妥善处理了原、被告间的矛盾,还让双方再续合作关系。

  据了解,夏河县法院注重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、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积极作用,在化解矛盾的同时着眼企业经营情况及存在的困难,着力为企业纾困解难,稳步推进涉企纠纷有效解决。同时,针对民族地区草场权属产生的矛盾纠纷,探索“调解——裁判——回访——治理”的全链条解纷模式,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。

微信图片_20250521112546

庭审现场。新甘肃·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辉 摄

  聚焦“小切口”推动“大民生”

  2024年7月,夏河县法院陆续收到6件涉及劳务合同纠纷系列案件,执行法官本着能快办不缓办的原则,采取强制措施,依法冻结被执行人名下的账户。

  随后,执行法官通过走访了解到,被执行公司因工程未结算等原因出现暂时困境,但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。综合考虑务工者的合法权益、企业的未来发展、工程的施工进度等多重因素,法官召集债权人、债务人、项目建设方等主体,多次释法说理,最终建设方在15日内将6起执行案件的案款全部发放。

  夏河县法院秉持“如为我执”理念,强化便民执行措施,畅通立审执通道,做到快立快审快执,用“小切口”推动服务“大民生”。(新甘肃·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金凡裕)

责任编辑:杨燕

主办:中共甘南州委政法委员会   承办:甘肃法治报
Copyright © 2015-2022 甘南政法网 All Right Reserved   陇ICP备20000566号-1

甘公网安备 62300102000064号

返回顶部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